城門VS大潭 4大洩洪水塘奇觀【有片】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6/10/24 11:34

最後更新: 2016/10/25 13:46

分享:

分享:

大潭篤水塘大壩是觀賞水塘溢洪熱點,不少龍友聞風而至。(攝影:Kin Lau)

經過一次黑雨、兩個颱風,香港『水頭』異常充足,各大水塘存水爆滿,需要洩洪。近期,各大水塘水壩洩洪奇景已成『龍友』獵影對象。水,放完就無,要看就快;在此,小記向大家介紹幾個熱門看放水的水塘。

更多本地遊資訊【按此即睇】

1. 大潭水塘──多層放水

在 1888 至 1917 年間分期落成的大潭水塘由大潭上水塘、大潭副水塘、大潭中水塘、大潭篤水塘等 4 個水塘組成,其設計是當在上面的水塘滿水後,剩水從各水塘大壩頂的溢洪道洩洪到下面的水塘,最後由最近大潭灣的大潭篤水塘大壩壩頂溢洪道排入海裹。

大潭水塘是欣賞溢洪熱點,沿大潭水務文物徑可欣賞各水塘大壩溢洪奇景,到大潭篤水塘大壩,則需沿大潭水塘路的支路沿大潭灣畔走到盡頭。

為近攝大壩流水,龍友不惜犯險走近,此舉極為危險,讀者切勿仿傚。(攝影:Kin Lau)

排洪景色如何雄壯,可睇以下短片:

交通:新巴14號

【延伸閱讀】港島鐵路站周邊 4大戰爭遺迹行山綫

2. 香港仔水塘──水壩設計最具英國風味

分別落成於 1931 及 1932 年的香港仔上、下水塘,設計就如大潭水塘,由下水塘承接上水塘剩水。

香港仔水塘大壩設計甚具心思,上水塘大壩壩底連接一小屋,有一英式石橋連接對面山坡,此刻溢出洪水就在小屋兩邊形成流瀑,景象優美;而下水塘大壩壩底有個長形儲洪池,周邊有 9 級溢洪梯,形成美妙的水圖案。在九龍的九龍水塘,亦有類似大潭、香港仔水塘的老式大壩。

香港仔上水塘大壩下有間小屋,相信是水掣房,有條石橋連接,甚具英國風。(攝影:Kin Lau)

從香港下水塘大壩俯瞰,剩水流入長方形的儲洪池內,甚有美感。(攝影:Kin Lau)

交通:新巴7號

【延伸閱讀】行山新手30分鐘路線 香港仔水塘睇水壩【圖輯】

3. 城門水塘──天空之鏡中的溢洪黑洞

坐落荃灣城門谷的城門水塘建成於1937年。相比於香港島的水塘,設計屬『新一代』,剩水從大壩旁的溢洪碗排放至大壩旁與壩底的溢洪道排走,形成大壩旁的峽谷山壁臨時出現一道飛瀑與幾道急流,壩底有時亦會以噴水姿態洩洪,是真正的洩洪,十分壯觀!

另一方面,平靜的塘水形成一塊本土『天空之鏡』,卻墮入溢洪碗這『黑洞』裹,可說是香港水塘洩洪一大奇觀。

滿水的城門像一面天空之鏡,剩水溢入貌似黑洞的溢洪碗中。(攝影:Kin Lau)

從溢洪碗排出的剩水,在城門峽谷形成一道人工瀑布,再流入下城門水塘。(攝影:Kin Lau)

要看城門水塘排洪,請看片:

交通:專綫小巴82號

【延伸閱讀】城門水塘1小時秘道 閃遊香港最大石澗

4. 河背水塘──洩洪的圖案美

坐落於元朗八鄉的河背水塘,是建於50年代的灌溉水塘,用以支援當地的農業。河背水塘大壩計設類似大潭、香港仔等老式水塘,剩水由壩頂溢洪道溢出;但S 形的大壩則別樹一格,連壩底的多級溢洪道亦是依河道作曲綫設計。河背水塘溢洪時,可欣賞水以曲綫流動的美感。

戰後興建的水塘中,大欖涌水塘亦具有戰前水塘壩頂溢洪的老式設計;船灣淡水湖溢洪壩則有 19 道溢洪隧道,引水至海邊排洪渠作『滑水梯』式洩洪,亦很有特色。

河背水塘大壩作S形設計,在本港算罕見。(經濟日報圖片)

河背水塘大壩溢出的剩水,在曲綫的排洪道中,形成獨特的曲綫圖案。(經濟日報圖片)

交通:專綫小巴71號

觀水塘注意事項:

  • 欺山莫欺水,水塘範圍內要遵守所有安全守則,切勿下水、垂釣及污染水源。
     
  • 天雨期間,與主壩應保持距離,切勿走近洩洪渠道,甚或走近拍照。
     
  • 若大雨持續,可能會引起道路淹浸,遊水塘人士要留意天氣及水浸報告。 

【其他熱話】空姐親自拆解    乘客搭訕招數

【其他熱話】葵涌廣場「搵食」攻略 $30食韓國至Hit 牛扒杯

【其他熱話】將軍澳行山秘徑  1小時直達釣魚翁山

【其他熱話】黃大仙下邨244呎蝸居   全屋變型傢俬增空間感【有片】

【其他熱話】選購行山鞋5個重點 識買鞋底要揀「狗牙」底

撰文 : Kin Lau TOPick記者